寻访望道故居,传承红色基因 ——复旦二附校六年级赴义乌望道中学研学行走系列报道(二)

发布者:张晶发布时间:2024-04-26浏览次数:218


  425日,我们正式开启了义乌望道中学随班学习体验之旅。早上6:00准时起床,洗漱,整理内务。宿舍内务要求十分严格,开灯时间、叠被子的方式、洗漱用品摆放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6:40,我们男女同学准时汇合,前往餐厅用餐。这样的早晨打开模式很新奇,也让我们懂得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藏在点滴小事中。

早餐过后,我们跟随结对同学前往各自班级,开始上午的学习。课程内容丰富,老师讲得十分详细,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听讲。随后,一些同学跟随班级队伍一起前往专用教室或操场学习。虽然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但是我们都被欢乐的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与义乌同学们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上午一二节课,复旦二附校的张慧莹老师和望道中学的金瑶青老师就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二模块第五单元的《Cartoons》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张老师对卡通人物的文本解读层层深入,并结合与文本深度相关的卡通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生成。张老师运用色彩鲜艳的教具,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在课堂中为同学们补充了有关卡通人物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卡通人物背后的精神内核。金瑶青老师的课堂设计活泼生动,利用精心设计的板书,帮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进行介绍。两节课广受好评,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推进了两校教师在教学上互相交流,不断探索的进程。

下午,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走下大巴,踏着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走进了分水塘村,这里就是《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先生的故居。


走过一幢又一幢白墙黑瓦的小屋,我们来到了陈家的老宅。1920年春节之际,陈道望先生到从上海回到老家,躲在这间安静的老宅开始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


 “同学们,这里就是陈望道先生……”我们来到了望道展示馆,讲解员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看到展示馆中的陈望道复原雕像,我仿佛见到了他一只手抱着《共产党宣言》,另一只手背在身后,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

老师说,陈望道先生29岁时承担了一份重要的任务——翻译《共产党宣言》。他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赶回条件艰苦的老家。那里的桌子仅由一块门板、两个板凳构成,但陈望道先生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朴素勤俭的精神,一心投入党的事业。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下午……

    “够甜了吗?”

    “够甜了,非常甜”

    “孩子,你蘸成墨水了呀……”

    “啊”

由此佳话“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便传了开来。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了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真理的味道有多甘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有话语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乘风破浪,“从小船一直划到巨轮上,驶向光辉的彼岸”。

我们想义乌这座城市驰名中外,不仅是因为其国际贸易发达,以及“小商品之都”的称谓,更是因为它那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救国救民理想、坚守真理大道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踔厉奋发、始终如一,中国才有如此光明之未来。“一声宣言破天晓,从此红日照故园”,望道先生,这盛世如您所愿!


最后,我们又乘坐15分钟左右的大巴来到了何斯路村。何斯路村三面环山,位于义乌城西。沿着岸边,我们向里走去。首先我们来到了“功德银行”。在这里,当地的村民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好人好事的上报,获得功德的加分;也可以在发现公物损坏的时候及时上报,让村子能正常运转,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接着,我们来到了何氏宗祠,这里供奉着何家先人。

大家了解了何家家史,感受到了何斯路村的历史悠久。我们还前往了老年大学并且参观了“斯路晨读”所在的地点。

正是何斯路村的领导创办了这些活动,才能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够快乐地生活、学习。不禁想起《礼记》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研什么?学什么?通过一天的学习活动,我们渐渐有了新的领悟,收获满满!



撰稿:六(2)班 任轩成、徐轶宸、陆清扬、厉宇声

素材提供:家长志愿者陈几沐爸爸、张慧莹老师、刘小莹老师

审稿:陈苹老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