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箜篌溯历史,感新知创未来 ——复旦二附校六年级赴贵州华麟学校研学行走系列报道(五)

发布者:张晶发布时间:2024-04-30浏览次数:10




早晨,阳光明媚,天空湛蓝,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复旦二附校赴贵州华麟学校研学行走的师生们,踏着阳光走进了教室,开始了新的一天。

古人曾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在贵州华麟学校的同学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早早地开始了晨读,各个教室里都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最美妙的音乐,唤醒沉睡的校园。无论是否有老师在场,华麟学校的同学们始终保持着专注和认真的态度,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松懈,他们的成熟和稳重让我们心生敬意。

时间如梭,两节课过去了,迎来了课间跑操的时间。两校的师生迅速地排队下楼,队伍井然有序。随着跑步音乐的响起,整齐的步伐、轻快的哨声、在蓝天白云下汇成一幅生动的剪影,精神昂扬,光彩动人。阳光下,春色里,尽情挥洒的汗水,是留给岁月最美的答卷。

下午是二附校同学远程学习的时间。看到另一端几日未见的老师,心头情绪涌动,温暖又酸涩,它的名字叫思念。老师的每一句讲解我们都听得极为认真,落在纸上的一笔一划也不由得庄重起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更感慨科技的发达,互联网连接起贵阳和上海,让我们在遥远的贵阳还可以跟母校的老师们流畅的交流、互动。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的一首《李凭箜篌引》引无数后人神往,箜篌曲乐该是怎样的天籁之音!傍晚,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非遗文化——箜篌。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箜篌的历史发展,在唐代,箜篌最为盛兴,却在明清时失传。好在三百多年后,又寻回了箜篌,重新制作,再次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许现在,箜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所下降,但仍然有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在努力传承和发展箜篌艺术。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们,更加应该珍惜并传承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让箜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等老师讲解完,大家便开始自己练习曲目《小星星》,箜篌随着同学们手指的波动,发出优美清脆的韵律,虽然技术生疏,但每当大家按下琴键,听到那悠扬的声音,心底还是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与箜篌相识的一节课,我们不仅亲身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理解了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民族的根和魂。



撰稿:六5班 归嘉妘、陈翊涵、卢明睿

素材提供:杨思睿、家长义工沈宇轩妈妈、刘森老师、高洁老师

审稿:陈苹老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