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促进体育教学转型

发布者:陈靖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0

——杨浦区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数字化转型展示活动

2024515日上午,主题为“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促进体育教学转型”杨浦区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数字化转型展示活动在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杨浦区教育局、杨浦区教育学院主办,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承办,上海市育鹰学校、上海市昆明学校、上海市市光学校、上海市黄兴学校共同协办。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正高级教师施利娟,杨浦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戴缪勇,杨浦区教育局义教科徐晶,上海市杨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朱晓玲,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校领导及杨浦区各校体育教师共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二附校法伟明老师主持。

课堂教学展示 《三年级花样跳绳》

复旦二附校体育教师田纪云执教三年级花样跳绳一课。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花样跳绳大单元中体前交叉动作,田老师巧妙利用“热辣滚烫”的电影情境进行导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热辣滚烫”训练营中,同时借助“三个助手”平台,将心率手环、Pad等数字化设备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学练的趣味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田老师在绳操创编时利用教学助手中的菜单评价模式,将所学过的花样跳绳动作呈现在上面,让学生通过自主创编的形式,搭建动作组合创编的支架,最终完成组合的创编。

体能展示《绳“机”盎然》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在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旦二附校小学体育教研组,以“绳子”为载体,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水平,通过“绳操,绳速,绳趣,绳韵”四个板块,设计了融合协调性,灵敏性,心肺耐力,位移速度,反应能力等方面趣味体能练习。短短的十分钟,展示了体育组教师们的智慧和活力风采。

协作校交流

数字赋能,绳趣体能!二附校体育组的小伙伴们展示了精彩的体能练习,在前期的活动准备中,数字化转型项目协作推进校的老师们也积极参与了研讨,与二附校的老师们一起共研共进!

黄兴学校游蓓菡老师就田老师的课堂设计及多媒体的有效使用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课让她感受到“数字赋能下”的体育课堂更高效、更有趣、更科学、更便捷。这样的体育课堂科技感满满,学生收益多多。

市光学校黄薇静老师就花样跳绳体能环节中光电球的运用和评价作用谈了自己感悟:根据这节课体能的要求,对光电球进行不同频次的闪烁,时间的设置,记录次数,能实时反馈学生练习的情况。

昆明学校的顾婧老师分享了对花样跳绳体能展示的感想:在数字赋能下体育课堂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教学的技能上,也体现在了体能训练上,与传统体能训练不同,各位老师在十分钟里出现了,与民族舞蹈相融合,与趣味相融合,与竞技相融合的练习方法,并且配合上了十分贴切的音乐,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育鹰学校的王沛博老师对体能展示谈了自己的感受:“绳操,绳速,绳趣,绳韵”四个环节设计巧妙而又完整,符合新课标中每堂课应有10分钟体能练习的要求,并体现了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在体能展示过程中二附校的老师们始终以“绳子”为载体,设计了协调性,灵敏性,心肺耐力,位移速度,反应能力等趣味体能练习,相当有趣。

项目交流  情景剧《数字赋能下,教与学的转变》

二附校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一直明确方向,努力开展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作为第一批“三个助手”协作的牵头学校,先后开展了数学,英语,中学地理、小学体育4个学科的实践研究。教研组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共同回顾了二附校小学体育教研组的研究过程。

第一幕呈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学、英语学科的先行应用,以及给体育教师们带来的“教与学”理念上的启迪和转变。

第二幕转向体育学科,记录了教研组基于“数字化转型”平台资源的备课,以及充分借助和挖掘学校数字化资源的初步研讨。

第三幕聚焦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详细阐述了光电球、运动手环和希沃大屏等“教学助手”的运用,并分享了对于区域大单元“备课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和决心!

整个情景剧生动展现了“数字化如何赋能智慧课堂,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数字教育蓬勃发展的美好画卷。


教研员点评

杨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朱晓玲老师指出:体育课堂在数字技术的“全副武装”下,怎样才能让技术更好的赋能?结合今天的活动,朱老师提出这样几个关键点:一、“实”——助力课堂的实效;二、“创”——探索体育的智慧;三、“研”教研——开展循证的教研。

她肯定了二附校体育组老师们在杨浦区数字化转型的区级试点学科尝试中做出的努力,出色完成了《花样跳绳大单元》资源建设的任务并落实到课堂,在数字赋能体育课堂的探索之路上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专家点评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施利娟老师对整体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二附校小学体育组对于本次活动的付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标准的改革对于体育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数字应用日新月异,我们更需要依靠教研团队的智慧和努力,推动市、区、校三级贯通。

结语

体育学科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在全面推进双新改革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助力数字赋能下教与学的变革。体育是一种情怀,学校体育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一起携起手,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撰稿:法伟明

摄影:校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