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书法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发布者:陈靖发布时间:2023-06-22浏览次数:10

2023615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杨浦区第十一批拔尖人才,杨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波老师,为初的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的书法讲座——《信息化时代书法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看待书法。华老师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青少年时学书的背景,以及书法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他精心挑选了一个个生活中与书法相关的小视频结合自己被外界收藏的书法作品,向学生展示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书法应该是融入生活之中的一部分。

接着,华老师讲了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书法。眼界能宽境界宽,华老师带领大家回顾近年来各地中考、高考有关书法的试题,并清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书法的相关内容与要求,了解不同书体的写法,学会欣赏和评述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通过提问学生,和学生互动,检验学生对书法的认知度并让学生认识书法的各种字体,通过提问学生,加强对书法基础知识的了解。

  1.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书法。书法的学习可谓是利用生活中琐碎时间,要积年累月的勤奋练习才能领悟,学生们看到书法学习中除了寂寞、枯燥,还要看到经过遍的练习后达到的成果书法是国粹艺术,要把书法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我们学生的民族性格,爱国情怀,还有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华老师以二王行书圣教序字帖为例,向学生们演示临摹的过程,讲解运笔方法以及笔画的特点变化。整个讲座过程华老师激情演讲,保持和学生的频繁互动,并予以鼓励和肯定,不断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书法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或许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信息化时代书法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初二(3)班 顾钧皓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书法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将书法视为学问与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都融入了古人的智慧和品德追求。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我们有机会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感受到先贤们的风范和智慧。同时,书法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使得我们能够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纽带。

近日,著名书法家华波老师,为复旦二附校的学生讲解了一堂深刻严谨的书法课堂。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电子设备与数字化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书写方式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键盘、触摸屏和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似乎传统的书法艺术正在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然而,当我深入思考华波老师的演讲后,我意识到书法并没有远离我们,相反,它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旅游以及方方面面中。

华波老师为我们先讲述了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书法艺术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字体流派。首先是篆书,其雄浑有力的线条呈现出一种雕刻般的气韵;接着是隶书,它注重规范和秩序,每个笔画都得以准确表现;而后是楷书,它兼具端庄与清秀之美,被誉为书法的典范;再者是行书,以流畅自如的笔法展现出独特的动势美;最后是草书,以奔涌激扬的气势及简练的笔画形成了一种狂放不羁的艺术风格。

然后华波老师又阐述了书法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各处。无论是家庭的年画对联,还是屋内的装饰设计,书法都是不可替代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书法,文字变得更加艺术化,它蕴含了文化、历史和情感的内涵,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满足。尽管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快捷的书写方式,但书法所体现出的独特韵味和人文价值无法被取代。在旅游业中,书法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旅游景点以及文化遗址都会展示历代名家的碑帖或书法作品,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华波老师举了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例子,无论是古老的石刻碑文,还是历史名人的亲笔墨迹,这些书法作品提供了一种与历史、文化相连的深度体验。通过欣赏书法作品,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延续了书法艺术在旅游业中的存在。

最后,华波老师现场为我们进行了书法展示,他细心而专注地挥毫,手腕灵活,笔触流畅;眼神凝视着纸上的空白,如同与文字对话,同时也为我们细致解读每一个字的写法,如:“以”,“时”等字。

在听完华波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对书法的认识焕然一新了。在这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书法以其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彰显着审美追求的精神品质。它摆脱了电子媒介的冷漠与匆忙,通过纸墨之间的交流碰撞,将人们带回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沉思。面对虚拟世界的冲击和数字化生活的碎片化,书法无疑成为人们寻找精神愉悦的一道架梁,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中安顿自己的心灵……

信息化时代,书法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初二(7)班 黄驰宇

615日下午,一场关于书法的名师讲坛在阶梯教室展开,为我们讲解的老师是上海市杨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波老师。

于我而言感触最深的其实是第一部分,我们应该如何看到书法。老师的一个短视频“书法之于日常生活”带我们进入思考。书法之于旅游、之于艺术品拍卖、之于对外交往、之于国民教育、之于升学教育……不知不觉间,书法也早已融入进我们的生活中了。大学里疫情期间被困在校的学生在窗户上写毛笔字,紫砂壶上写书法字也能更添韵味,随处可见地张扬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因为我同样小时候练过书法,虽然已经很久没再写过了,但依然还记得当初练习的心境和感受。现在再回看,那时的我似乎真的只是把书法作为一种负担,从没真正反思过它的意义,未能品味到其中的韵味或许也是我只练了几年就放弃的原因。不得不说此时回忆,我不由得自惭形秽。

书法是民族的魂,这句话震撼到了我。书法不仅有着无声之乐、无图之画、无形之舞、无韵之诗的妙,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它与我们生活的关联绝不只是写字好不好的关系,我们或许不写,但应该知道它的意义和价值,更可以由此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而不是无动于衷。


Baidu
map